為了脫單我不擇手段
青春期的渴望與恐懼
為了脫單我不擇手段。到了青春期我超級想脫單的,但是我從小是一個超內向的人,就是我跟人講話會怕,我也不知道在怕什麼,尤其是面對女生,就只是問一下,等一下要不要一起去合作社買東西吃,「妳等一下有空嗎」「怎麼了?」「喔沒事」,我就跑了,因為我很害怕被拒絕,而且那個生理反應超討厭,我感覺到我準備要過去,會先心跳加速,眼神瞪直,我感覺到我腳有點麻,內心一直跟自己說真的要去嗎?為什麼我這麼害怕!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怕,但一定會拒絕我啦,這就好像我明明就不會游泳,我要逼自己去游泳,準備下水過程中,我腦中出現的不會是,我多會換氣游泳一路到底,而是一下水,就有水鬼把我抓走,我的人生就停在15歲,我一定會死在這個小孩池。
但我內心又有一個聲音跟我說,幹難不成我要一輩子這樣?我永遠都要逃嗎?我永遠都要因為自己內向的個性,讓自己無法脫單嗎?我真的是只能這樣嗎?
尋找脫單的秘訣
我就開始找書籍查網路資料,看有沒有脫單的東西,我那個年代網路其實資訊很少,但書籍卻有看到幾本,那時候看到一本,像是小說一樣的,那年代對我幫助很大的書,「把妹達人」。哎幹我沒有在推書,現代人一定很難看完,我都不知道我15歲時怎麼把它啃完的,它超厚的大概有500多頁,那時候都是班上倒數前三名的我,竟然把它看完了,還做超多筆記!做筆記耶!!我怎麼可能做筆記!!
初試啼聲的挫敗
之後我就運用在我生活中,反饋來的很快,女生給我的反應很多,「你嗆我幹嘛你走開啦」「貝克書最近是不是怪怪的」「不要理他他是怪人」。我當下想說幹這本書是害我吧,我怎麼原本還沒被討厭,頂多就是不理,我現在被當怪人了靠杯。
男生給我的反應也超多,哎我沒有追男生好嗎,而是他們是用一種同儕之間的訕笑,在看我做的事,「哎貝克書在學把妹喔幹你很缺妹喔?」「哈哈人醜學再多都沒用啦」「看你那本破書你不如去整容」。沒錯男生講話就是這麼狠,但老實說對於當時的我來說,我已經沒有方法讓自己脫單了,能做的就只有書中的方式。
同儕的「建議」
因為同學朋友們,也都是母胎單身,他們能給什麼好方法,他們給最多的方法就是送禮物,挑要寫的小卡片挑帥一點的,「爛透了」,甚至15歲的同學直接跟我說「算了啦我們這種人一輩子都交不到女友」「你就放棄啦」。
堅持練習的半年
那時候我已經開始在使用,這些兩性技巧在生活中半年了,一堆那時候不懂的名詞,『否定』『慣例』『療機』,一堆有的沒的,要說好的回饋嗎,以原本生活中沒什麼改變,但當時的我不知道,原來第一印象之後建立起來,整體印象會決定那麼多分數。
轉戰網路的進步
我開始往網路嘗試兩性技巧,也是一直撞牆,各種被無視拒絕,但也開始有好的回饋了,有女生願意跟我約會,但也是很多約會一次就沒了。而這過程回頭看,我發現那本讓我被笑的破書,理論是有用的,只是我程度沒到,我沒練到那個程度,所以無法體會到那本書說出的理論價值,這就好像你籃球連運球都不會,我要你做出一個突破,過人後,360度高難度拉竿灌籃,太難了對不對,灌籃我也不會。
技巧的正確應用
但隨著約會的量越來越大,我一樣反覆觀看和實踐這些兩性技巧理論,我發現有些技巧好用看要看情況用,例如「否定理論」,簡單來說就是小嗆女生,但一開始不知道,我就把女生嗆到哭,但真正應該用的情境會是,對方對自己至少有好感或吸引了,在適度時機點用否定,重點是讓雙方覺得有趣好玩,而不是嗆對方。
努力的回報
而就在我往網路練習,隨著女生回饋越來越好,也開始有人喜歡自己了,我才發現,對兩性技巧的學習是有用的,也因為這樣發現,很多東西自己努力自學,是會回應在未來的成果上。而到了大學當初15歲訕笑我的朋友們,還是母胎單身開始會找我當感情軍師,問要怎麼吸引他喜歡的人,這也讓我認知到,阿有很多東西是自己想克服,自己想要做想要提升,都是自己的事,別人怎麼講,別人想他也不會為你人生負責,只有自己真的把時間專注放在哪,哪邊才有可能會有回報給自己。
改變的艱辛與希望
學習過程一定都是痛苦難熬的,要給自己許多時間去沉澱融會貫通,畢竟是要改掉長久以來的習慣,本來就不容易,但只要自己真的想要改變,方向對了,到達自己想要的目標,只是遲早的問題。
給你的鼓勵
所以你還在為了脫單煩惱,很怕別人怎麼看自己,真的不用理他們,因為脫單是你的事,真的不關別人的事,想要進步就真的去做去提升自己吧!